莎车人口接近百万,人均耕地少,如何提高亩均效益、帮助农民增收,成为莎车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着力点。上海援疆莎车分指因地制宜围绕米夏樱桃园、依盖尔其“稻香小镇”、孜热甫夏提特色种植等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使农村“颜值”“品质”双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与莎车县其他乡镇不同,依盖尔其镇阔纳先拜巴扎村紧邻叶尔羌河和依盖尔其水库,这里不仅是沙漠中的绿洲,更是少见的“鱼米之乡”。立夏时节,车辆行驶在村道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插秧不久的稻田,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白鹭。 继续做深稻米文章,突出“稻香小镇”特色,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综合依盖尔其镇特有的生态水稻田原料优势、交通方便区位优势和新疆低度健康酒品市场空白的现状,决定引进古秦渡酒业酿酒工艺在当地投资设厂。依盖尔其镇党委书记曹力指着阔纳先拜巴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的一块空地说,“黄酒厂就计划建在这里。” 花草果蔬种植提高亩均效益 与依盖尔其镇相比,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立足乡情民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高质量打好融合发展“组合拳”。记者跟随该乡书记和乡长走访了4个村,这些村子在发展特色种植方面,都把节地、节水、增效、增收做到了极致。 5村种植巴旦木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耕作程度低,群众通过传统模式耕作增收进度缓慢。2023年,在上海援疆指挥部莎车分指的支持和帮助下,该村投资122万元,兴建占地200亩的巴旦木示范园。村干部介绍说,5年以内果树下面套种小麦,实行林粮间作混合式发展,种地养树促增收;5—10年巴旦木进入丰产期,实行单一式发展,预计每株产量15公斤,每公斤售价20元,每亩增收13000元;10年以后,同步发展林下养殖,每亩养殖家禽100只,预计增收5000元。 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党委书记屈新峰透露,2023年以来,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锚定“固成果、兴产业、增收入、促振兴”重点任务,树牢全产业链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产业、基础设施、文化等10个项目获得2991万元援疆资金帮扶,构建了“种植、加工、管理、销售、农旅”于一体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樱桃科技种植产业、特色花卉种植产业、绿色农旅融合发展产业的“三大产业集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纪检监察新闻观点。注明来源内容均为转载。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纪检监察新闻 版权所有